小時候,我們很難理解什么叫做孤獨。因為那時候的我們,認為和任何人都能成為朋友,只要我們足夠真心,愿意跟對方分享我們的一切,孤獨便不會侵蝕我們的內(nèi)心。
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小時候的一切想象似乎都真的只是鏡花水月。因為成年人的世界,充滿了勾心斗角。有些明面上跟你關(guān)系很好,卻在背后捅刀子;前一秒你跟他交心交底,下一秒他就拿著你的事到處散播......把他們的快樂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。
“越長大越孤單,越長大越不安”,這句歌詞小的時候聽只覺得把世界描繪的太過于灰暗。童年的世界對于我們來說是五彩繽紛的,對所有的事情都充滿了好奇,喜歡去探索未知的領(lǐng)域。但我發(fā)現(xiàn)很多人在長大之后,反而喪失了少年時的探索欲和沖勁,更多的時候停留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,不愿意主動去接觸外面的人和事,慢慢的把自己和世界分離開來,每到晚上便頓覺孤獨難熬。
但孤獨真的那么可怕么?仔細想想,其實不然。人生在世,很多事情都只能靠我們自己。小時候,我們闖禍,父母總能幫我們解決,但父母總會老去,長大后的我們更多地需要靠自己解決遇見的麻煩。工作上,我們要獨立完成各種繁瑣的任務(wù),也要在任務(wù)中獨立學(xué)習(xí)經(jīng)驗,獨立消化,讓這些變成滋潤我們實力的養(yǎng)料。學(xué)習(xí)上,我們更是要耐得住寂寞,我們要排除一切的干擾,專心地把知識學(xué)到腦子里,再轉(zhuǎn)化到實際生活中,這些沒有人可以幫到我們,這時候的“孤獨”反而給了我們一個良好的環(huán)境。生活中,我們要學(xué)會跟自己對話,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批評和自我評價,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成長。毛主席曾經(jīng)說過: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,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(qū)別的顯著的標志之一。中國人從來不怕自我批評,因為別人的看法往往會帶有他們的主觀意識,而我們自己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進行審視,才更能深刻的意識到錯誤與否。
我也曾經(jīng)在深夜里感嘆,長大之后身邊能說話的朋友越來越少,大家都各有各的忙碌,曾經(jīng)聚在一起談天說地、舉杯暢飲的畫面越來越模糊。但后來一想,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因為這點分離而疏遠,大家其實都在一起努力變好,變強,最后頂峰相見。這不才是我們交朋友的目的么?大家互相良性競爭,不嫉妒,不背刺。別人變得很好,我們就要努力變得更好。這時候,我理解了孤獨,它不只是一種負面情緒,也能讓我靜下心來完善自我,成就自我。
朋友,別再把孤獨視為洪水猛獸,它在某些時刻,反而更像是最親密的戰(zhàn)友,我們要學(xué)會認識它、理解它、接受它,因為有它的存在,我們才能更好地成為我們!
李凱燁